强教必先强师。学院围绕“优师”建设目标,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,着力打造一支“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”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。近年来,1人获评“全国优秀教师”、3人获评“江苏工匠”,80人实现职称晋升、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、高级职称40人,引进研究生学历教师13人,建成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4个、市级教学团队1个,150余人完成“双师型”教师申报认定,30余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、技能竞赛中获奖。
紧扣一个重点。学院将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振教师士气、夯实队伍基础、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。按照相关认定标准,以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导向,健全“双师型”教师多维立体培养体系,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学、技能竞赛,实现教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。
紧抓两个关键。一是坚持师德师风为先,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,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月活动、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学习、举行教师集体宣誓,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责任感、使命感和荣誉感。二是坚持教书育人为重,支持鼓励教师学历提升、职称提升、能力提升。今年,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论文270余篇,67项教科研成果获奖,学生职教高考、成人高考成绩显著提高。
做好三个结合。一是做好名师引领与青年教师成长相结合。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、引领和带动作用,实施“青蓝工程”,对19名新进教师开展专项督导帮扶,以老带新、结对提升,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二是做好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。积极打造省、市级名师工作室、教学团队,以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。三是做好系统培训与选树典型相结合。构建分类分层的培训体系,强化系统性、针对性,全年选派100余人次参加校外各级培训,校内培训实现全覆盖。同时,加强典型选树,涌现出了“全国优秀教师”“江苏工匠”,省市“专业带头人”“教学名师”等一批先进典型。